凉山州农科院积极推进会东县苦荞生产(图文)
会东县作为传统农业区,低海拔地区多以烤烟为主,高海拔地区主要种植马铃薯、玉米和苦荞等。苦荞在当地老百姓的饮食结构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但是目前会东县面临着荞麦种植面积小、品种老化、种植技术低等问题,导致会东县荞麦产能低,产量不足以满足本地需求。为推动当地苦荞产业发展,确保粮食供给,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资源,2025年5月9日至5月11日,会东县农业农村局农技推广站站长王太才及会东县铅锌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黄平主任邀请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凉山综合试验站站长、凉山彝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院正高级农艺师、九三社员罗晓玲及团队成员谢兴武、刘纲、李月就苦荞种植品种、规划及种植上存在的问题进行交流,并深入田间,给出指导意见。
凉山州农业科学研究院荞麦课题组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和种植户的需求,前往会东县4个荞麦主产区(鲹鱼河镇、铅锌镇、野租乡、满银沟镇)开展种植面积、品种、栽培、收获现状调查,并根据种植户的需求,提供了试验站多年筛选的优质荞麦品种,分别为鲹鱼河镇种植大户、会东县金灿灿农作物种植家庭农场、会东县健国辉种植家庭农场、会东县新德红核桃种植专业合作社、会东县满银沟镇孔令明种植业家庭农场提供西荞2号、KQ2008-07、六苦1501、六苦1901、提纯复壮的黑子额共5个品种1000斤种子,以期筛选适合会东不同海拔种植的早、中、晚熟品种。同农技人员就鲹鱼河镇、嘎吉镇、铅锌镇秋荞种植进行了交流,为该镇扩大秋苦荞种植提供了品种和种植技术的详细指导。
荞麦产业组还前往粮经复合展示区艾草套种荞麦试验区,部分地块因天气、土壤条件、种植模式等影响,荞麦出苗情况不理想,及时采取补救措施,通过补苗及追肥作业,确保荞麦苗齐、苗壮,同时保障艾草的正常生长,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本次通过赠送优质苦荞种子和现场技术指导,为会东县苦荞种植提供了选择,不仅在春季高海拔地区大面积实现苦荞和马铃薯轮作,秋季在烤烟种植区也确定了烤烟后茬种植一季苦荞麦的可行性,为会东县不同海拔地区的农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未来,凉山州农科院将继续加强与会东县的合作,推动苦荞产业的持续发展,鼓励农户扩大种植面积,提高产量和品质,为当地粮食和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凉山州农业科学研究院荞麦课题组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和种植户的需求,前往会东县4个荞麦主产区(鲹鱼河镇、铅锌镇、野租乡、满银沟镇)开展种植面积、品种、栽培、收获现状调查,并根据种植户的需求,提供了试验站多年筛选的优质荞麦品种,分别为鲹鱼河镇种植大户、会东县金灿灿农作物种植家庭农场、会东县健国辉种植家庭农场、会东县新德红核桃种植专业合作社、会东县满银沟镇孔令明种植业家庭农场提供西荞2号、KQ2008-07、六苦1501、六苦1901、提纯复壮的黑子额共5个品种1000斤种子,以期筛选适合会东不同海拔种植的早、中、晚熟品种。同农技人员就鲹鱼河镇、嘎吉镇、铅锌镇秋荞种植进行了交流,为该镇扩大秋苦荞种植提供了品种和种植技术的详细指导。
荞麦产业组还前往粮经复合展示区艾草套种荞麦试验区,部分地块因天气、土壤条件、种植模式等影响,荞麦出苗情况不理想,及时采取补救措施,通过补苗及追肥作业,确保荞麦苗齐、苗壮,同时保障艾草的正常生长,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本次通过赠送优质苦荞种子和现场技术指导,为会东县苦荞种植提供了选择,不仅在春季高海拔地区大面积实现苦荞和马铃薯轮作,秋季在烤烟种植区也确定了烤烟后茬种植一季苦荞麦的可行性,为会东县不同海拔地区的农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未来,凉山州农科院将继续加强与会东县的合作,推动苦荞产业的持续发展,鼓励农户扩大种植面积,提高产量和品质,为当地粮食和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责任编辑: 粮油清超
标签:
上一篇:抢春播 推进苦荞产业发展(图文)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
相关资讯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