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春播 推进苦荞产业发展(图文)
——凉山州农科院荞麦春播简影
为持续推动凉山州苦荞产业发展,2025年4月8日至4月30日期间,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昭觉科技特派团团长、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凉山综合试验站站长、凉山彝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院正高级农艺师、九三社员罗晓玲及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盐源、美姑、普格、越西荞麦产业组三区人才谢兴武、刘纲、孙崇兰、李月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加大对四川省凉山州地区荞麦产业的支持力度,在凉山州喜德县、美姑县、昭觉县、盐源县、布拖县、冕宁、越西、会东县等地开展试验示范播种和产业服务工作,期间具体开展以下工作:
1. 提供优良苦荞种子及培训,开展产业帮扶工作:为喜德县冕山镇提供600斤优质苦荞种子,助力袁野农业公司开展30亩优质原料基地建设,收获后其公司能够保证自留种,明年扩大种植规模;向美姑县拉马镇红梨园区提供了1000斤荞麦种子,覆盖播种面积50亩,能进一步保证红梨园区生产优良苦荞种子及后续开展加工;为越西县种植大户提王金平供了600斤荞麦种子,可播种苦荞30亩,支持当地凉山州苦荞园区建设,为当地特色产业发展贡献力量。并且给予了每个示范点的适当肥料补助。同时罗站长在各县从荞麦品种选用、播种密度以及田间管理等方面对农户进行培训,了解农户需求,耐心解疑答问,受到苦荞种植户赞扬。
2. 为提升土地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积极探索并推广了多种粮经复合套作模式:在美姑县进行红梨套作苦荞共计10亩,实现果树与荞麦的和谐共生,增加农民收入来源;苹果套作苦荞、甜荞及燕麦,在6亩示范田内,多种作物共生共荣,展现了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理念;高山蓝莓套作苦荞,在10亩高山地区蓝莓与苦荞的套种模式,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提高了经济效益。
3. 利用红色、粉色、白色花的甜荞的观赏价值,我们精心规划了美丽乡村打造项目:在冕宁县北斗村播种5.5亩甜荞,看卫星发射的同时能看到色彩斑斓的田园风光。在泸沽湖景区内播种11亩三色甜荞,增添旅游景点的自然魅力。在普格县螺髻山景区播种80亩甜荞,打造独具特色的高山荞麦花海,提升螺髻山景区升级改造,促进乡村旅游发展。
4. 为进一步推动荞麦品种的选育与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我们在各试验点开展12份苦荞材料、11份甜荞材料和47份饲草燕麦的品种比较试验,旨在筛选出适应性强、产量高的优质品种;6份苦荞品种进行品种展示,为农民提供直观选择依据;14份苦荞材料接受DUS(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鉴定,确保品种知识产权的合法保护;8个主推品种的功能成份测试;成苦2号、迪苦2号、云荞2号3个品种的高产创建活动,旨在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创新,实现荞麦产量的大幅提升。
播种过程中,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栽培生理岗位科学家向达兵、质量安全与营养品质评价岗位科学家仇菊、四川省麦类创新团队岗位专家彭远英及凉山综合试验站昭觉、美姑、越西示范县负责人和团队成员共同参与了播种任务。荞麦课题组在8个地区共完成248.5亩荞麦播种,实现了精准施策促进区域均衡发展。
1. 提供优良苦荞种子及培训,开展产业帮扶工作:为喜德县冕山镇提供600斤优质苦荞种子,助力袁野农业公司开展30亩优质原料基地建设,收获后其公司能够保证自留种,明年扩大种植规模;向美姑县拉马镇红梨园区提供了1000斤荞麦种子,覆盖播种面积50亩,能进一步保证红梨园区生产优良苦荞种子及后续开展加工;为越西县种植大户提王金平供了600斤荞麦种子,可播种苦荞30亩,支持当地凉山州苦荞园区建设,为当地特色产业发展贡献力量。并且给予了每个示范点的适当肥料补助。同时罗站长在各县从荞麦品种选用、播种密度以及田间管理等方面对农户进行培训,了解农户需求,耐心解疑答问,受到苦荞种植户赞扬。
2. 为提升土地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积极探索并推广了多种粮经复合套作模式:在美姑县进行红梨套作苦荞共计10亩,实现果树与荞麦的和谐共生,增加农民收入来源;苹果套作苦荞、甜荞及燕麦,在6亩示范田内,多种作物共生共荣,展现了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理念;高山蓝莓套作苦荞,在10亩高山地区蓝莓与苦荞的套种模式,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提高了经济效益。
3. 利用红色、粉色、白色花的甜荞的观赏价值,我们精心规划了美丽乡村打造项目:在冕宁县北斗村播种5.5亩甜荞,看卫星发射的同时能看到色彩斑斓的田园风光。在泸沽湖景区内播种11亩三色甜荞,增添旅游景点的自然魅力。在普格县螺髻山景区播种80亩甜荞,打造独具特色的高山荞麦花海,提升螺髻山景区升级改造,促进乡村旅游发展。
4. 为进一步推动荞麦品种的选育与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我们在各试验点开展12份苦荞材料、11份甜荞材料和47份饲草燕麦的品种比较试验,旨在筛选出适应性强、产量高的优质品种;6份苦荞品种进行品种展示,为农民提供直观选择依据;14份苦荞材料接受DUS(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鉴定,确保品种知识产权的合法保护;8个主推品种的功能成份测试;成苦2号、迪苦2号、云荞2号3个品种的高产创建活动,旨在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创新,实现荞麦产量的大幅提升。
播种过程中,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栽培生理岗位科学家向达兵、质量安全与营养品质评价岗位科学家仇菊、四川省麦类创新团队岗位专家彭远英及凉山综合试验站昭觉、美姑、越西示范县负责人和团队成员共同参与了播种任务。荞麦课题组在8个地区共完成248.5亩荞麦播种,实现了精准施策促进区域均衡发展。


责任编辑: 粮油清超
标签: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
相关资讯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