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凉山州农业科学研究院薯类团队、四川农业大学薯类团队座谈交流会成功举办
9月21日晚上,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副院长王强教授带领薯类团队成员王西瑶教授、郑顺林教授等一行7人到凉山州农业科学研究院与本院薯类团队人员开展座谈交流。凉山州农科院党委书记罗叶博士主持了会议。 -
凉山州农科院高山蓝莓粮经高效复合种植创新模式通过专家组现场鉴定
2023年9月17日,四川省科技厅农村科技发展中心组织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园艺总站、四川农业大学、西昌学院、凉山州农业农村局的相关专家,对我院和四川省农业科学研究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共同完成的“高山蓝莓粮经高效复合种植模式”进行现场评价。 -
清华大学王忠教授一行莅临州农科院 开展凉山州科技合作交流
9月15日上午,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副系主任王忠教授一行莅临凉山州农科院召开凉山州科技合作座谈会议。会议由州科技局副局长陈华主持。罗叶书记介绍了州农科院的基本情况、科研优势和团队建基本情况,特别介绍了院党委根据凉山州“两区三地一粮仓”部署,建设四大工程技术平台和针对性设计农业项目,同时提出了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合作利用辐照技术服务于农作物育种和在加工储藏等领域的建议。王忠教授、温燕杰教授分别就辐照技术的应用和核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作了详细介绍。吉色方森院长介绍了州农科院开展诱变育种的历史及成就。会上,与会人 -
国家科技特派团荞麦产业组 在盐源开展全州荞麦主产县观摩、学习和培训活动(图文)
9月,凉山州盐源县的苦荞进入了收获季节,为促进凉山各主产县相互学习交流,提升产业水平,进一步推进凉山州荞麦产业发展,同时加强和企业之间的联系,更好的建设苦荞生产基地,国家科技特派团盐源团荞麦燕麦产业组、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凉山综合试验站、凉山州农科院邀请了州农业农村局特色发展中心、盐源、昭觉、美姑、冕宁、越西、普格等县农业农村局从事荞麦生产的分管领导和技术人员,以及环太、三匠、惠乔、裕荞等苦荞产品加工企业到盐源县荞麦生产主产区黄草镇大拉箩村、龙塘镇上海村开展苦荞轻简栽培技术示范片和良繁基地观摩。 -
国家乡村振兴科技特派团荞麦产业组赴昭觉指导秋收(图文)
金秋,荞麦熟了,凉山州荞麦主产区却连续阴雨绵绵,眼看丰收的荞麦不能及时收获,国家乡村振兴科技特派团昭觉团团、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凉山综合试验站站长、凉山州农科院正高级农艺师罗晓玲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普格的土地翻耕出来没有”“会东烟叶还有几片没收完”“越西的秋荞试验哪天播种”“冕宁烤烟地腾出来没有”“赶紧忙完了眼前的工作马上要收获荞麦了”!罗团长一边带领团队成员忙碌在会东、越西、普格等县的荞麦秋播试验现场,一边关注昭觉、盐源、美姑等地的秋收。 -
国家乡村振兴科技特派团暨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 在盐源开展优质富硒苦荞轻简化栽培技术现场观摩活动(图文)
盐源县是凉山苦荞主产区,常年种植面积6万亩左右,为大力发展特色高产优质富硒苦荞,辐射带动周边高质化苦荞生产,提升苦荞附加值,9月3日,国家乡村振兴科技特派团暨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凉山综合试验站和栽培生理岗站联合在盐源县黄草镇大拉箩村开展优质富硒苦荞轻简化栽培技术现场观摩会。国家乡村振兴科技特派团盐源团荞麦产业组组长、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凉山综合试验站站长、凉山州农科院正高级农艺师罗晓玲及团队成员谢兴武、孙崇兰,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栽培生理岗位科学家、成都大学教授向达兵及团队成员组织参会,邀请盐 -
-
科技特派团马铃薯产业组开展生产调研与技术指导服务
为助力凉山州美姑县马铃薯产业发展,9月2日,凉山州农科院党委副书记、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凉山综合试验站站长、国家科技特派团美姑县马铃薯产业组组长刘绍文研究员邀请青海省农林科学院副院长、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育种岗位科学家、马铃薯青薯9号品种选育者王舰研究员及其团队成员杨永智副研究员和张艳萍副研究员赴美姑县开展马铃薯产业生产调研及科技帮扶工作。 -
凉山州农科院知联会调研西昌太美现代花卉科技园
根据凉山州委统战部重点考察调研相关文件的要求,2023年8月25日凉山州政协委员、凉山州农科院知联会会长黄修芬,副会长单会霖一行到西昌太美现代花卉科技园对园区花卉产业进行调研。 -
州农科院调研组赴州外地区科研院所调研
8月21日至29日,凉山州农科院党委书记罗叶带队到宁波、恩施、成都、绵阳、南充等五个地区农科院调研,到省农科院开展汇报学习工作。此次调研的主要内容是学习交流农业科研机构运行的体制机制以及建立紧密院际协同创新合作关系。 -
国家乡村振兴科技特派团暨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 在昭觉开展苦荞轻简减损收获技术培训会(图文)
凉山苦荞种植面积100万亩,已经有超过90%的面积实现了机械耕种,适合机械收获的面积有80万亩以上,已经实现机械收获的面积不到6万亩,94%的苦荞仍是传统的人工收获,耗时耗工,增加种植成本。近年来,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在努力开展优良品种选育、栽培技术推广应用等研究工作的同时,对苦荞机械化生产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如采用小型机械收获,速度快,省工、省力,减少劳动投入,降低种植成本,能有效激发高寒山区农户种植积极性,扩大凉山苦荞种植面积,既保证粮食安全,又利于凉山苦荞产业发展。 -
国家科技特派团荞麦产业组 赴普格开展科技帮扶工作(图文)
普格县花山镇建设村地处海拔1500的二半山区,土地面积十分广阔,当地主要以发展蚕桑生产为主。随着农村人口减少,土地轮歇面积逐年扩大。为了不让耕地荒芜,花山镇建设村村党支部书记李顺才带领村民承包了数千亩轮歇土地种植蚕桑,套种玉米、红薯、大豆、秋荞麦。在临近秋荞麦最佳播种时期,苦荞优良种子和栽培技术成了亟待解决的难题。了解该情况后,8月20日,国家乡村振兴科技特派团普格团荞麦产业组长、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凉山综合试验站站长、凉山州农科院正高级农艺师罗晓玲,特派团成员刘纲、孙崇兰前往该村开展科技帮扶,为建设 -
“国区”西南片区专家赴西昌督查西昌试验站工作情况
8月7日,由国家草品种区域试验西南片区负责人、国家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委员、西南民族大学教授周青平和省草业技术研究推广中心副主任余东等7人组成的专家组,来我院检查国家草品种区域试验(西昌)站工作情况和新基地建设情况 -
以科技为动力、体系为依托,助力凉山苦荞产业发展(图文)
2023年8月11号,第八届凉山彝族火把节暨农业产业招商引资推介会在凉山州西昌市举行。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俄罗斯外籍院士、吉林省白城市政协副主席、白城市农科院院长任长忠受凉山州委州政府邀请参加此次活动。 -
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任长忠到凉山调研指导(图文)
8月9-10日,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俄罗斯外籍院士、吉林省白城市政协副主席、白城市农科院院长任长忠到凉山调研指导以荞麦为中心的农文旅融合项目实施情况。原凉山综合试验站站长、凉山州人大副主任、一级巡视员熊仿秋,原体系质量安全与营养品质评价岗位、中国农业大学李再贵教授,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凉山综合试验站站长、凉山州农科院正高级农艺师罗晓玲,试验站团队成员孙崇兰陪同调研 -
州农科院召开“高山蓝莓+”粮经复合模式创新研讨会
7月26日,凉山州农科院邀请四川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四川省生态农业发展促进会会长李梅教授和农业农村部种业专家、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研究员、蓝莓首席专家董顺文研究员参加“高山蓝莓+”粮经复合模式创新研讨会。 -
凉山州农科院在火普村举办高质量发展现场观摩会
7月26日,由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凉山彝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院、成都两山农业工程技术研究院、四川省生态农业发展促进会、凉山州农业农村局共同举办的“科技支撑火普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现场观摩交流会”在昭觉县解放沟镇火普村召开。 -
科企协作 推动凉山苦荞产业发展
在大力推进建设天府第二粮仓的大环境下,凉山州委州政府重新审视资源优势,立足提升苦荞产业发展,力争从种植、加工、销售拉长本州苦荞的产业链。2023年7月26日上午凉山州农业科学研究院、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凉山综合试验站召集了环太、三匠、正中、航飞、惠乔等凉山州十余家苦荞生产加工企业,就荞麦产业发展前景、产品加工、研发方向以及当前遇到的制约因素和需求开展科企座谈会。凉山州农科院吉色方森院长、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凉山综合试验站站长罗晓玲及团队成员参加会议,特邀了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质量安全与营养品质 -
凉山州农科院党委书记罗叶带队赴广东考察调研
为加快推进凉山州林下可燃物资源化利用及探索大凉山优质特色农产品进入粤港澳大湾区市场,2023年7月18日-20日,凉山州农科院党委书记罗叶带队赴广东考察调研深圳市博林环保工程有限公司及粤港澳大湾区(广东·惠州)绿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 -
科技帮扶助力凉山苦荞产业振兴
随着国家乡村振兴科技特派帮扶工作团工作的深入开展,盐源团荞麦产业组暨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凉山综合试验站、栽培生理岗对盐源县荞麦产业发展做了大量工作,从苦荞优良品种示范推广、栽培技术培训、轻简栽培技术应用示范,到苦荞加工企业对接、原料销售等方面开展帮扶活动,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做出了积极贡献。今年,特派团荞麦产业组对海拔2500~2800米的白乌、棉桠、黄草等荞麦主产区土地利用进行摸底调查。通过实地调研了解,这些乡镇地广人稀,户均土地面积达100亩以上。近年来,随着青壮年外出务工人口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