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交流 >> 正文

凉山蚕业科技工作座谈会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蚕桑创新团队工作推进会在州农科院召开(图文)

  • 来源:凉山农科网
  • /
  • 作者:柳江 供图:柳江 网编:柳江 审核:黄卫平 联系电话:13110459495
  • /
  • 2022-04-24
  • /
  • Views

      4月22日,凉山蚕业科技工作座谈会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蚕桑创新团队工作推进会在州农科院召开,州农科院党委书记罗叶博士主持会议。
      凉山州农科院吉色方森院长向参会领导专家介绍农科院基本情况。省蚕桑创新团队首席专家刘刚研究员介绍创新团队工作情况,并对下一阶段团队重点工作安排部署。州蚕业发展中心王其明主任介绍凉山蚕桑产业发展现状。省蚕业管理总站谢忠良调研员,省农科院科技处何希德研究员,川农大食品科学院邬应龙教授,南充蚕种场、省蚕桑创新团队岗位专家袁桂阳研究员,省农科院蚕业所、省蚕桑创新团队岗位专家青学刚研究员,省农机院总工程师、省蚕桑创新团队岗位专家易文裕研究员等对凉山蚕业科技工作作交流发言。
      省蚕桑团队首席专家刘刚研究员充分肯定我州蚕桑产业在基地建设、加工带动、科技支撑、产业转型升级、助力脱贫攻坚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分析蚕桑产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对下一阶段的工作提出新的要求。刘刚强调,凉山州蚕桑产业发展主要聚焦强化几个方面的要点:一是聚焦种源自主可控,强化蚕桑种业创新;二是聚焦关键核心技术,强化蚕桑绿色低抗新技术创新;三是聚焦国家粮食安全,强化粮经复合新模式探索力度;四是聚焦产业的提质增效,强化轻简高效智能养蚕新装备的创新;五是是聚焦主体,建立产业园区,强化蚕桑联盟带动机制创新;六是聚焦目标绩效考核,强化蚕桑团队成果创新;七是聚焦团队形象的提升,强化蚕桑团队的影响力提升。
      州蚕业发展中心王其明主任在会上对凉山蚕业发展情况作简要介绍,指出蚕桑产业作为我州10大优势特色产业之一,虽然通过多年来坚持不懈的发展,现已成为全省攀西优势蚕区核心区,产量和规模位居全省前茅,但在研发基础、设施装备等方面还有短板不足。针对当前问题,对当年蚕业科技工作提出五个抓手:一抓桑蚕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二抓桑蚕新品种引进、试验与推广;三抓桑园间作套种和果叶兼用;四抓智能化共育室改造;五抓新型养蚕大棚和蚕业综合体建设。并对蚕业科技合作给出三点建议:一是在桑蚕新品种引进、试验与推广上开展合作。二是在蚕业新模式、新技术、新机具推广应用上开展合作。三是在现代农业园区专家工作站建设上开展合作。王其明主任在发言结尾时再次对来访领导、专家表示热烈欢迎,希望大家在蚕业高质量发展上给予凉山更多关心和支持,在蚕业新品种引进、新技术推广、新装备应用等方面与凉山开展广泛合作。
      四川省蚕业管理总站谢忠良调研员指出凉山州自然资源丰富,发展蚕桑产业大有可为,并对今后州农科院蚕烟所工作提出四点具体要求:一是定位清晰,立足凉山自然禀赋与其他地区的差异,紧扣当地特色,开展有针对性的科学研究;二是在科学研究过程中要善于总结,为下一步修订凉山优质蚕茧标准提供基础资料;三是开展粮桑复合研究,注重实用性,多元化发展;四是要结合当地特点,做好经营模式探索,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工作。谢忠良调研员希望州农科院蚕烟所加强与省内外研究院、研究团队科研合作,主动对接,积极引入省内外科研力量,服务凉山州蚕桑产业发展。
州农科院党委书记罗叶博士作会议小结。州农科院将进一步加强与各科研单位的交流合作,努力学习借鉴各地成功经验和做法,与相关部门协调配合,加大技术支持和工作指导力度,共同破解难题,不断提高凉山蚕桑产量、提升质量,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四川省蚕桑创新团队7名岗位专家及团队成员,凉山州蚕业发展中心,西昌市蚕种场,州农科院战略发展委员会、党委办、行政办、计财科、高寒研究所、植保所、蚕烟所、农机所相关领导和专家以及部分茧丝绸龙头企业、合作社负责人,共计30余人出席会议。

 
责任编辑: 蚕烟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