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农科所选育的小麦新品种(系)3618通过田间技术鉴定(图文)
2018年3月21日,凉山州种子管理站受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委托,组织有关专家,在西昌市安宁镇州农科所试验地对该所选育的小麦新品系3618进行田间技术鉴定。田间技术鉴定由凉山州农牧局种子站站长、高级农艺师殷显春为组长,凉山州农牧局农技站站长、研究员余世学为副组长,凉山州农牧局高级农艺师赵超、谭功燮、茅红晖为组员组成。鉴定组专家考察了种植现场,听取了选育单位的报告,审阅了有关材料,经质询和充分讨论,认为该品系来源清楚,遗传稳定,性状整齐一致,是一个与现有审定小麦品种有明显差异的小麦新品系。凉山州农科所领导江秉俊副所长参加了技术鉴定会。
3618系我所2003年以02鉴2为母本,昌麦26为父本杂交,对杂交后代采用系谱选育法,经过7年7代选育于2010年稳定成系。通过鉴定,品比试验,于2014和2015年参加凉山州小麦新品种区域试验。2016年参加凉山州小麦品种生产试验。
小麦新品种(系)3618主要特征特性和产量表现:
1、特征特性:春性,全生育期182天,较对照绵麦37迟熟3天。幼苗半直立,叶绿色。株高82.7厘米。穗长方型,长芒,白壳。子粒卵园形,白粒,半硬质,饱满。平均有效穗27.8万∕亩,穗粒数50粒,千粒重49.4克。2016年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品质测定:容重790克∕升,蛋白质含量12.0%,湿面筋23.5%,沉降值21.0毫升,稳定时间2.4分钟。经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鉴定:2015年中抗条锈病、高抗白粉病,中感赤霉病。2016年高抗条锈病和白粉病,中感赤霉病。田间现场考察:未见条锈病、赤霉病,中抗白粉病。
2、产量表现:2014-2015年度参加四川省小麦区试,平均亩产512.2公斤,较对照绵麦37增产8.9%,增产点率80%;2015-2016年续试平均亩产534.7公斤,较对照绵麦37增产12.2%,增产点率100%。两年平均亩产523.5公斤较绵麦37增产10.6%。2016-201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73.7公斤,较对照绵麦367平均亩产410.3公斤,增产15.5%,增产点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