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凉山州农科院专家为金阳丝毛鸡称体重拍“写真”
2025年8月17-18日,凉山州农科院选派金阳县“三区”人才暨科技特派员王强,携院内畜牧兽医专家何春、周国燕、王敏等一行5人,前往金阳县国家级金阳丝毛鸡保种场,为刚出壳的金阳丝毛鸡称体重、拍“写真”。 -
凉山州农科院“三区”科技人才赴美姑县开展马铃薯晚疫病防控技术指导(图文)
为扎实推进“三区”科技人才服务工作,2025年8月11日,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凉山综合试验站成员、“三区”科技人才冯奎会同四川薯类创新团队岗位专家杨绍江团队,在美姑县农业农村局农技推广中心主任吉多巴洛等的陪同下赴美姑县合姑洛乡良种繁育基地开展科技帮扶工作。 -
州农科院联合省农科院在火普村召开“高山蓝莓-荞麦-萝卜”周年生产模式 现场观摩会 聚力稳粮增收
近日,凉山州农业科学院“凉山州特色优势作物粮经复合模式集成创新应用”项目组会同火普村高山生态“荞-萝”高效周年生产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组,于昭觉县火普村联合组织召开了“高山蓝莓-荞麦-萝卜”周年生产模式现场观摩会。凉山州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所所长、省科技特派团成员、三区人才、凉山州特色优势作物粮经复合模式集成创新与应用子课题负责人、正高级农艺师王云梅,以及该项目组成员——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凉山综合试验站站长、正高级农艺师罗晓玲、马英、叶俊、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火普村高山生态“荞-萝”高效周年生 -
花椒采摘器与人工采摘对比实验在昭觉县四开镇开展
近日,四川花椒创新团队机械化技术集成岗位专家胡光亚,在昭觉县四开镇开展花椒机械化采摘与人工采摘对比实验。实验在同一时间、同等地块条件下进行,重点对比两者的采摘效率、果实完整性及操作适应性。结果显示,机械化采摘效率较人工采摘提升30%,且具有两大显著优势:一是采摘过程清洁度高,减少杂质混入;二是对花椒油包的破坏率低,有效保留果实风味物质,有利于提升后续加工品质。不过,机械采摘也暴露出明显短板:一方面,针对果柄较短的花椒品种,采摘器易出现漏采、卡滞现象,适用性受限;另一方面,新手操作时易因熟练 -
州农科院深入九如草莓园区调查草莓轮作作物生长情况,助力草莓产业健康发展
为积极响应凉山州乡村振兴战略中“科技支撑高原特色产业,拓展农民增收路径”的号召,切实服务地方特色农业可持续发展,2025年7月31日,州农科院经济作物所所长、省科技特派团成员、三区人才、高原浆果特色优势产业技术集成创新与示范任务负责人、正高级农艺师王云梅,带领项目组成员叶俊、马英,赴昭觉县九如草莓园区消除草莓连作障碍轮作作物试验示范基地。 -
凉山州农科院2025年科技项目验收会圆满举行
2025年7月29日,院科管科组织专家对州农科院科技项目进行了会议验收。专家组由研究员黄卫平、正高级畜牧师何子拉、正高级兽医师张涛、正高级农艺师潘俊峰、正高级农艺师李润、高级农艺师岳清超和计财科高级农艺师叶江红7位专家组成,院纪委委员李昌林全程监督。会议由院党委副书记、二级研究员刘绍文主持。 -
州农科院赴昭觉县庆恒村开展林下种植巨型南瓜整枝技术指导
为积极响应凉山州乡村振兴战略中“科技支撑高原特色产业,拓展农民增收路径”的号召,切实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2025年7月15日,由州农科院经济作物所所长、省科技特派团成员、三区人才、正高级农艺师王云梅和四川省科技特派团成员、巨型南瓜项目负责人、正高级农艺师潘韬带领项目组成员叶俊,赴昭觉县庆恒村开展林下种植巨型南瓜整枝技术指导工作 -
凉山州农科院肉牛创新团队赴昭觉县米洛村开展科技下乡及肉牛养殖技术服务指导工作
2025年7月13日,凉山州农科院肉牛团队、昭觉县科技特派团、“三区”人才、四川省肉牛创新团队彝区岗位专家、凉山州农科院兽医所所长、正高级兽医师张涛,特派团成员、高级畜 -
凉山州农科院“科技副总”为服务企业引进肉鹅新品种并开展相关试验
2025年7月11日,凉山州农科院服务西昌市索玛扬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科技副总”王强及团队成员王敏,到企业养殖基地查看新引进浙东白鹅鹅苗的健康状况,并落实微生态制剂对 -
凉山州农业科学研究院和四川农业大学专家为昭觉县肉牛产业发展建言献策、传经送宝
2025年7月7-9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肉牛创新团队彝区岗位专家、凉山州农科院张涛及团队成员符俊、王强、安拉扎,四川肉牛创新团队营养岗位专家、四川农业大学王立志教授、农区岗位专家贾先波副教授、牧草岗位成员熊毅博士等,受邀参加昭觉县肉牛产业发展座谈会,并组织技术培训,下沉生产一线开展技术指导。 -
-
优质富硒苦荞轻简化栽培技术,助力农户增产增收(图文)
凉山州昭觉县作为凉山州荞麦主产地,依托优越的自然资源与环境优势,近几年,昭觉县大力打造特色苦荞产业。为提升苦荞种植效益和满足企业的需求,推动荞麦产品高质量发展,2025年7月4日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凉山综合试验站站长、凉山彝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院正高级农艺师、九三社员罗晓玲、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栽培生理岗位科学家向达兵及其团队、昭觉县农业农村局洛古有夫、三区人才林松、谢兴武、刘纲和昭觉高山农业负责人王正文,在昭觉县跳坝村开展优质富硒苦荞轻简化栽培技术推广工作,旨在通过技术赋能,实现产量与品质的双向 -
共同耕耘,播种希望(图文)
2025年6月24日至6月29日,国家科技特派团盐源团荞燕麦产业组、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凉山综合试验站站长、凉山彝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院正高级农艺师、九三社员罗晓玲及其团队、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栽培生理岗位科学家向达兵及其团队、四川省麦类创新团队岗位科学家彭远英及其团队和三区人才谢兴武顺利完成盐源县龙塘镇和棉垭镇荞麦、燕麦试验示范播种任务。试验重点围绕新品种筛选及培育、新技术研发和良种的试验示范及繁育等方向开展,旨在筛选优质品种、优化种植技术,推动荞麦、燕麦产业提质增效。 -
花椒采摘机田间试验在资中县进行
为破解花椒产业人工采摘效率低、成本高的发展瓶颈,加速推进花椒采摘机械化进程,2025年6月24日,四川花椒创新团队花椒机械化技术集成岗位专家胡光亚率团队成员,联合资中县四川特色经济作物研究院,在该所花椒种植基地开展自主研发的花椒采摘机田间试验。四川花椒创新团队首席专家曾攀教授及团队核心成员全程参与指导。本次试验聚焦花椒采摘机实际应用性能,重点验证采摘效率、果实损伤率、操作便捷性、环境适应性。 -
凉山州农科院“三区”人才暨科技特派员为金阳丝毛鸡选育扩繁开“方子”
2025年6月22-23日,凉山州农科院选派金阳县“三区”人才暨科技特派员王强,会同四川农业大学教授王继文、刘贺贺等一行11人,深入金阳县丙底镇、觉洛镇的保种基地和大户,开展保种技术指导和调研,为金阳丝毛鸡保种、扩繁和血缘更新开“方子”。 -
科技服务到田头 轻简栽培入农户(图文)
6月23日,凉山州农科院二半山蔬菜团队联合布拖县特木里镇特尔村驻村工作队,在布拖县特木里镇特尔村开展辣椒、茄子轻简化栽培技术现场示范行动。 -
马铃薯新品种川凉芋17助农增收效果显著
6月8日,凉山州农科院邀请南充市农科院和会理市农业农村局相关专家对我院实施的“攀西地区小春马铃薯轻简化+水肥一体化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示范片进行田间测产。专家组委托会理市农业农村局通过实地考察,听取项目组汇报,经田间实收测产,形成如下意见:1.示范片位于会理市城北街道冬马铃薯产业园区,示范品种为川凉芋17、丽薯6号,种薯级别为原种,面积600亩,种植规范,各项技术实施到位;2.采用“选用低代脱毒种薯、催壮芽、切块药剂拌种、适宜密度、增施有机肥、轻简化+水肥一体化、无人机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核心关键技术措施 -
四川肉牛创新团队彝区岗位团队赴雷波县昭觉县开展技术培训和服务工作
5月26-30日,四川肉牛创新团队彝区肉牛岗位专家张涛及团队成员王强,与科技下乡万里行肉牛74团专家甘佳、叶刚、刘昌林、余忠华一行赴雷波县、昭觉县开展肉牛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工作。 -
院科技服务团在昭觉县火普村开展特色农业产业技术培训
为持续推动昭觉县火普村特色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2025年5月28日,我院与四川省农科院在火普村针对蓝莓、马铃薯、荞麦等特色产业召开技术培训会。